一名面向未来且不知所措的大学生。

《看见》观后感

  我原以为:非作家写书,水平多半不怎么样。内容无非是一些废话、鸡汤、工作流水账。看完这本书后,我对新闻工作者、记者这两大职业有了新的认识,对柴静的印象也有了改变。


  书挺厚,规格挺大。我以为会是小说或是杂感/散文集,原来是传记啊。更像是记录,一本长期积累下来的日记。书的字体、字号选得很微妙,让我产生一种看调查文献、报告的错觉……它还带来一股特殊的正式感,始终提醒着我,它可不是一本可以用为消遣的读物。书中有图片,都注明了出处,这一点很良心。(这算是同行衬托出来的)其实这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意识到、做到的。可有些人就是不会。随意盗用,断章取义,更有甚者还进行“加工”,成了假新闻、谣言。在书中加入图片,我想这算是对她自己的工作的一种展现吧。记者不能没有语言,也不能缺少实际的画面。


  柴静不是职业作家,我原以为她平日写得最多的就是采访稿、串场词一类的通稿了,没想到她还写博客!(这听起来挺老,其实并不。只是新浪博客式微,并且人们表达自己的平台不再单一,表达自己的方式更多元了。lofter本质也算是博客哦。因此在今天看来,“写博客”一词就显得不够时髦。恍如隔世)文字有些口语化,挺贴近生活的;有时很正式,严肃。其间有一些不太规范的倒装句……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,谁都会犯,无伤大雅(要不是我近期写试卷写疯,不然我也不太能意识到这一点)。柴静老师的笔调并没有我预想的呆板,甚至带会有点官腔。其实柴老师是个文艺青年啊。




  全书分了二十个章节,从初进中央电视台写起。我实在是想不到柴老师还在芒果台干过,她完全没有芒果台的气息(大概就是那种娱乐/轻松的气息?)……


  许多章节都让我感到压抑、沉重。我时常想,如果换作是我,我肯定不想、不敢做这个选题。做有关非典的专题,打针时缺了一支不足够所有人打,最终有一人将自己锁在房间里,让其他人打完再出门。这段经历太戏剧化了,太小说了,原来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在生活中。作者给妹妹打了电话,问自己该不该进病房采访。妹妹回答,你有选择当不当记者的权利,既然选择了当记者,那就没有给你选择的机会了。这与“认命”不同。我现在时常会想起这个回答,它可以回答很多问题。


  非典发展的情况越来越严峻,作者心里不再有什么手套、防护服、口罩之类的事了,她只想着要看见真实,知道真相。说不怕死不怕非典是不可能的,只能不去想,将注意力转移。非典离我很远很远,家里人从没提过这个事件,人们似乎将这段记忆丢掉了透过这份记录,我才知道它有多可怕,当时的人在它面前多无力。居然有某些领导为了逃避检查,下指示将病人转移到急救车里,拉着病人满北京跑。这种破事……我查了下非典的起因,至今也很难有什么定论。从前我只知道有这么个名词,却不知道全貌,不清楚历史。


  相同的震惊与无奈在我阅读时,不止一次将我冲击得翻不动书页,只得短暂地合上书,坐一会儿再继续翻开。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处处都在说,“绿水青山”云云。作为文科生,我甚至有一本课本、一大堆专题练习、试卷来反反复复“研究”这个问题。危害、措施每个学生都提笔就来,写议论文能给出事例、人物。实际过程是背牢套路,目的是捞分。


  看到作者家乡的变化,我倒是觉得正常,山西嘛。从前看到新闻,有人喝受污染的水、用受污染的水种地,有点无法理解,受污染你还用?不喝就渴死,不种就饿死,有手有脚还要去街上讨吗?注重发展,所以缓解了城市用水、工业用水,而农业用水的解决是如此迟缓。


  看到地下空洞这一段,我将书合上几分钟,压抑噎得我说不出话,不想动笔,又翻开书。地下空洞这个词,通常会出现在国家地理那类杂志上,壮丽的自然奇观;或是出现在科幻作品里。我从未想过会在其他地方看到这个词。我就读的高中后方,原是矿山机械厂,早已关停,即将用来扩建作新校区。校道上有一块大约一两平方米的凹陷,晴天还没事,一下雨就积水,能没两三只鞋那么深。学校每次翻修地砖都不会修这里。也许就是因为空洞……?也许是因为我多心啊。




  柴老师的故事是有深度、带有力量的。每一段采访经历都是如此的不易,不只是肉体上的劳累和负担,更是思想上的考验、心灵上的求索。我很痛苦,也很感动。




PS 没写雷电法王那次采访有点可惜……我挺想知道柴老师的看法,以及雷电法王周边的人的看法。直至今日仍有人觉得他是正确的,他甚至得到过政府的补贴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网瘾”还有市场吗……




06/22/2018

评论
热度(3)

© 四肢冰凉 | Powered by LOFTER